全国订购服务热线:010- 82595673 88546128


从食品检测看企业的自我救赎


  奶粉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。

  但这次聚焦的主角不是三聚氰胺,换成了激素。尽管卫生部已经证明圣元奶粉中激素含量并未超标,与女婴“性早熟”症状并无直接联系。但权势巨子部分的证明好像并不能驱散消费者心中的那片阴云。

  从最早的山西假酒案,到近年来,着名快餐连锁店爆出“苏丹红”事件,三聚氰胺奶粉事件,食物安全题目已经迫临每一个人的糊口空间。

  民以食为天。但现在,这片天好像阴天多,晴天少。

  去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《食物安全法》,被视做食物安全监管有法可依时代的开始,但实施一年后,突发的食物安全事件仍让企业、监管部分进退失据,应对无措。

  以此次圣元奶粉事件为例,在取证圣元奶粉是否直接导致了婴儿性发育提前,一个重要的取证来自于对奶粉中雌激素含量是否超标进行检测。而让监管部分尴尬的恰正是,在已制定的奶制品检修尺度中,并没有这一项。

  无法确定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尺度,成了食物安全监管中的一个盲点。纷纷扰扰的信息开始四处传播,职能部分、企业、老庶民各自的说辞交汇成真假难辨的“罗生门”事件,谁来给消费者一个真相?

  企业始终是市场的主体,控制食物安全的风险,枢纽的是企业要有一套自己的监察机制,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。

  假如企业能够实现信息与消费者对接,使其从采购之时起,就明白自己即将购买的产品来源、经由哪些出产环节、供货者分别是谁,对企业而言,一旦泛起食物安全隐患,也能从链条上很快找到责任环节,并且实施召回,减少后续危害。对于监管部分而言,有针对性地进行责任排查和确认也有了信息依据。

  一起食物安全事件,多少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心结,这就需要食物企业切实采取自律措施,恢复其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。

分享到:

优惠价提供下列仪器

浏览过商品